Wednesday, August 23, 2006

“从莫奈到毕加索”的意犹未尽

为期三个月的印象派画展马上就要落下帷幕,回到北京后赶紧偷闲到中华世纪坛的展厅,赶上了个尾巴。
整个画展分5个部分,展出了上百件作品,除了油画之外还有一些雕塑,绝对都是大师级的,让人过足了瘾。
虽然作品都是出自大师之手,但是展品基本都是星星点点、蜻蜓点水式的,根本不可能达到主办方宣传的“使观众全面了解印象派、后印象派、野兽派、立体派等”。总体来说感觉是意犹未尽、美中不足。
为什么意犹未尽呢?
首先,能看到真迹就是很难的事情,因为大部分作品都是存放在国家博物馆或者私人收藏,很少有机会能够巡展。而且这次展出中也确实有很多珍品,比如莫奈的《红围巾》、莫里索的《读》、梵高的《圣雷米的白杨》等等。
其次,展出的很多作品除了为数不多的几副之外,大多数都是大师早期、晚期或转折期不太为普通人所熟悉的作品。而这些作品,因为没有代表作经典,所以平时很少被出版物介绍,很少能被看到。
但这些作品又都是完整的作品,不像上海的“从塞尚到波洛克”那次有许多草稿。
再次,在画布上看画的感觉要比在印刷品上看画的感觉强上一千倍。如果你不是站在大师作品的跟前,你根本就不会知道大师为什么会是大师!
在展览中的每一个展品几乎都会让你吃惊到无以复加的状态。

  走到展会的第一幅作品前我就被以擅长画舞者、擅长表现薄纱的“雷诺阿”的作品《罗曼·拉科》惊呆了。以前在书中看的时候,只能看到小女孩穿的上衣非常 轻薄,轻薄的使主人公的胳膊在画布中半隐半现。而现在站在作品前看则看到了完全不一样的效果,除了隐约可见之外,原来连那纱状的袖子都在反射光线,这样是 纱的丝质感特别强烈。

  还有罗丹的成名作“青铜时代”,如果你不站在作品前,你根本无法想象当时为什么评论家会有“那个雕塑肯定是真人的模具铸造出来”的质疑。雕塑美的无与 伦比,如果世间哪个男子能有这么标准的身材,不知道要迷倒多少痴情女子呢。而雕塑所反应出来的惺忪睡醒的样子,也非常的传神。


  莫奈的那副《红围巾》,使你仿佛置身屋内,透过玻璃窗看到一个走在雪地上的漂亮女人,雪在下,背后的松树很翠绿,而这时女人向着窗内扭头投来忧伤的一 望,头上围着刺眼的红围巾。跳跃的红色和女人忧伤的表情形成了极其鲜明强烈的对比,正似作者当时的在画坛所遭受的境域和其对印象派的自信与痴迷一样的对 比。这点上,让我仿佛感到了梵高的强烈的、倔强的、明亮的、执着的--向日葵!!
如果不是看到这副画,你很难凭空想象作者对色彩的敏感与痴迷的程度。如果不是今天我也很难信服那个笑话。即一次莫奈和朋友在雪地上走,朋友一脚踢开了挡在路上的狗屎,莫奈却说“干嘛要破坏掉那么完美的褐色呢”。

还有塞尚的《小溪》,随意的颜色堆叠竟能堆出一个葱郁的树林、感觉上很肥沃的土地,和从远处蜿蜒而来的清澈溪水。

  雷东的《瓶花》,那是和梵高的装在瓶子里的《向日葵》完全不同的风格。同样是每多花都富有性格和灵性,但这里的花却好似仙境之花--芬芳,鲜艳、奇丽而神秘。尤其是插的最高的两朵菊,仿佛在花蕊之间还闪耀着晶莹。

  站的太近是看不懂毕加索的立体派的,最好是不远不近,不在同一个方向,多个角度去揣摩他的构造。当你一下子回过神来时才发现,“这是已经被切开的甜瓜、那是褶皱的桌布……”于是,你发出由衷的微笑。
……
越是看到惊讶,你就越想看更经典的作品。比如俗到不能再俗的《向日葵》、《睡莲》、《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跳芭蕾的舞者》、《日出》等等等等。但是我相信,这样的作品恐怕不会这样被巡回展出。
不知道是因为接近尾声还是因为是非周末时间,感觉展览馆里人不是很多。当然,自私的讲谁也不希望人多,大家都喜欢静静的不被打扰的欣赏。
不知道这么昂贵的展出世纪坛是否会赔钱,因为赔钱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影响主办方的后续类似展出了,这对读者不是好事。
另外,展览馆的灯光设计不好,会反光,越高处越看不清楚。主题展相关的衍生产品也太少了。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