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先轸是春秋时代屈指可数的一位智勇双全的大帅,曾辅佐晋文公破曹攻卫,大败楚国。要知道楚国可是当年的荆楚一霸,自称王号,连鼎盛时期的齐桓公都未敢轻易与之交兵。
晋文公在位八年后去世,世子即位为晋襄公,也是个好君侯。秦国见晋侯新丧,便想趁便跨越晋国去袭击郑国。派出的大将正是左右丞相百里奚的儿子孟明、蹇叔的 儿子白乙丙。蹇叔与百里奚进谏不可攻打郑国,一是国界不相邻,打下来也没用。二是千里行军,时间太久,半路上必被晋国截获。可秦穆公不听,孟明和白乙丙也 好勇争强。蹇叔不得以,赠以锦囊告知归时小心崤山。百里奚也偷偷让人在黄河边上放置舟船以等待万幸可接应逃生的败兵。秦军出发后蹇叔和百里奚就先后告老还 乡、隐居山野。
孟明和白乙丙虽是名门之后,可与父辈却截然不同。都是属于轻率有勇无谋的主,果然未能成功攻打郑国,在崤山被先轸的伏兵捕获。
晋襄公的母亲是秦国人,见秦将被囚就替他们说情,襄王一时心软就放了他们俩。当时先轸正在家里吃饭,听到这个消息一口就把饭都吐了出来,怒气冲冲的跑到王宫。对襄公喊到“秦国的囚犯呢?”
“我放了啊!”
“呸啊!”一口吐沫吐到襄公的脸上“你这小孩子,不知道将士们多辛苦才把他们抓到,如今放虎归山必成日后之患!”
襄公醒悟,把脸上的吐沫一擦不好意思的说“确实是我错了。”
先轸派人去追,追到黄河渡口,孟明和白乙丙刚刚上船离开。
先轸吐了襄公一脸也觉得做的太过分,就叫襄公罢免他的元帅之职。可襄公并不怪罪,这到让先轸心里很是过意不去。
没过多久翟国国君帅举国之兵御驾亲征进犯晋国,先轸先用计谋大败翟前军,杀翟君。后在帐里留下一封书信,然后就只身杀入翟王弟弟的率领的后军。先轸横戈跨马冲入翟军,直接向翟君的弟弟杀去。
翟君之弟虽然骁勇,可毕竟敌不过先轸。连连败退,命弓箭手围而射之。先轸挥戈拨挡,不仅没有一箭能射中,还连杀三员大将、二十多名士兵。先轸见翟军不能伤自己,仰天叹曰“世人已经知道我的勇猛了,再杀人也没什么意义。”
随即脱下盔甲,没过多久就百箭穿身而死,尸体直直的站立着不倒。
后来晋军大败翟军。有人在帅帐里发现了先轸留下的书信。“臣对君无礼,君不怪罪,也不贬谪。倘若这次打了胜仗,君要赏赐我就是对无礼的人行赏,要是不赏赐就是对有功的人无奖。功罪混乱实在没法执政,故此我以翟军之手替我君实施刑法!”
唉!一代大将,以身训法。这种做法不知道是贤明还是愚昧。倘若不必沽名钓誉,则不知可为晋国成就多大的事业。
可是我这里其实一直怀疑先轸为什么要自杀,先轸自出道以来便以谋略闻名。他并不是那种拘泥礼数、延误大计的冥顽不灵之辈。
有几个证据:
当年攻曹国的时候,曹国把晋军尸体挡在城墙上阻止晋军登城,先轸就要去城外挖了曹国祖宗的坟墓。
古时打仗不拘来使,楚国攻宋救曹卫的时候,先轸囚禁楚使,又施连环反间计,使曹国、卫国、宋国、秦国、齐国均恨楚国。
楚国一怒弃宋来攻晋国,乃疲惫之师。先轸劝说晋文公趁楚军劳累、扎寨未稳攻击,晋文公为了报答楚国当初的礼遇退避三舍。后来决战的时候先轸把马屁都蒙上虎皮,吓的楚国的马不听使唤。
像这么智谋、用计不拘小节的人,会想不出两全的计策而非要以自杀成仁么?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